东莞鸿浩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人:杨经理
手机:18122981397
电话:0769-82328402
Q Q:524627586
邮箱:yxjseagod@126.com
网址:http://www.honghao8888.com/
地址:东莞市常平镇朗贝村利丰商厦3楼B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存货增加的方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存货增加的方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发布时间:2015.12.23  新闻来源:东莞鸿浩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   [ 返回 ] [ 打印 ]
存货增加的方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虚购发票,多进少出:由于双方为了减少税负,账面不断增加存货发票进来,而仓库实际并无实物库存。
2:只进不出:这种增加主要来源于一些企业做买单出口的,这些企业,将大部份进项进行了抵扣,但收入又没有多少可以申报了,从而导致相应的存货无法转出去。
3:账面处理原因:为了确保一定量的利润率,降低成本,从而导致少领材料,虚增存货.
4:人工同费用的增加:不断增加的人工同费用,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增加了在产品,从而使得存货上升
5:收入少报或不报:导致相应的成本无法结转出去,以致存货不断积累上升。
6:成本的随意结转:未按照顾相应的原则来转出,以致存货的增加。
账面存货的合理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账面存货余额数,最多是相当于本年累计收入的平均一至二个月的销售额,超过这个数,就可以认为此存货数据比较大了,要想办法减少少。
2:在总成本中,材料成本至少要占到总成本的60-80%,对于一些是以加工收入为主的,相应的材料就很少,人工或费用所占比例就会更大一些。
3:购进材料也是注意相应的配比,正常来讲材料购入的金额要占到销售额的80-85%之间,太多的购入材料,将会积压存货,加大存货存量。
4:每月的制造费用同人工不要随意计提,依照收入的比例进行计提,销售额大,相对应的人工费用就要计提多一些,销售额少就少计提一些。
5:账面结存的在产品金额,也不应过大,最多是预留年平均1至二周的产量。
账面存货的税务检查风险:
1:税局对账面数产生质疑,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单据,做出相应的解释,或直接下企业去实地核查存货,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他问题也会相应被查到。
2:存货过大,企业在注销时,存货无法转出,这样所有存货均要换算出来交纳增值税,用存货数*17%纳税,这样将会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对企业来讲是很大的损失.
3:存货过大,所有存货账目将会是比较虚,不真实,无法准确的反映公司成本,这样将会影响所得税的计算,税局有可能,依据断定企业无法真实反映成本,相关成本就不予计入成本中,不能做为收入的抵减,从而会导致企业多交所得税.
4:税局在检查时,都会按照材料所占比例推算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如果存货过大,相应的税负肯定会偏低,通过税负,税局会核查到企业的存货是否正常.
减少存货的方式:
1:减少购票量,不要虚购发票,发票要同实物相符.
2:多报销售收入,将相应的存货结转到成本中,转出去.
3:在收入固定情况下,尽量少提工资,少入费用.
4:账面的存货,每月要在计算成本时尽量要减少,不要增加.
5:加强同企业进行沟通,要求企业每月提供盘点表,产品单耗用量表,双方相互对账,将所做的账尽量与实物相接吻合,减少随意耗用材料.
6:在收入较少的企业,尽量将存货多结转一些到成本中,转出去,不要毛利倒挂就行
7:对于无法取得发票的部份材料,尽量不要做暂估,直接报收入,不计入存货中.


其他存货:
1:针对一些辅料,一些收入高的企业可以多入一些,一些收入少的企业尽量不要入辅料,尽量减少存货的入账.
2:对于包装物,一次性计入成本的包材,在核算时,可以依照实际情况入账,相对于收入少的,尽量不计入
3:运输费用: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是有运输发票的,有部份是无运输发票的,这部份也可依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收入少的企业尽量不要将运输发票进行抵扣了或者不开票不计入成本中,收入高的可以计入.
3:外发加工:外发加工的加工费,将会计入到成本中,是否计入,也要依情况进行处理.
4:发出商品,一般企业都没有设这个科目,实际是存在的,在账务处理时,发出商品的数,就是下月开票的数,要相互对上.
5:劳务成本:主要是针对做加工的企业,此类客户在账务处理时,要看账面情况,计提相应的工资,将相关的工资转入到成本中去,不要预留过多.
本文共分 [ 1 ][ 返回 ] [ 打印本文 ] [返回顶部]


东莞鸿浩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天迅网络提供支持    后台管理
联系人:杨经理    手机:18122981397    网址:http://www.honghao8888.com/  地址:东莞市常平镇朗贝村利丰商厦3楼B区
本站相关资料均来源于客户方(东莞鸿浩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如有侵权或涉及违法请速予告知,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配合删除或关闭使用